我国紧固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振兴装备制造业进程的不断推进,产业升级速度不断加快,我国紧固件行业与世界各国经济的融合不断加速,这对我国紧固件行业的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紧固件行业是否能够不断提升其整体水平不仅关系到能否缩短我国汽车、重大技术装备与国外先进水平的总体差距,还关系到包括人民生活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全国及全省紧固件行业发展现状 (一)全国紧固件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西安紧固件生产大国,全国现有大大小小的紧固件企业7000多家,2007年的紧固件产量达到了525万吨,占全球紧固件产量的四分之一强,产量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但目前我国生产的紧固件大部分为低强度、低档次产品,其中8.8级以下普通低档标准紧固件约占45%―50%。 从统计局规模以上统计口径看(含弹簧企业并且没有剔除非紧固件价值量),2007年我国规模以上紧固件企业共有1797家,总资产532.2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合计170.51亿元;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到了19.88万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93.84亿元,其中新产品产值完成26.84亿元;工业销售产值完成676.54亿元,其中出口交货值完成210.78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9.69亿元;实现利税57.14亿元,其中利润总额36.89亿元。可见我国紧固件行业中的非紧固件产业价值量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大的比重(在30%以上),而且按照统计局规模以上紧固件企业这一口径,由于2004年全国进行了次经济普查,使得这一年我国紧固件企业的数量和经济总量出现了75%以上的增幅,这样2002年-2007年我国紧固件行业经济总量的平均增速超过了35%,如果剔除这一因素,则这几年我国紧固件行业经济总量的平均增速为24%。 1、经济类型构成 从2007年规模以上紧固件企业统计口径来看,我国西安紧固件企业家数比重的是私营企业,占了60.21%,其次是外商投资企业,占19.2%,股份及有限公司的比重处于第三,占15.97%,国有和集体企业只占4.62%,比重最小。如果把规模以下企业的家数也算入,则私营企业家数的比重会更大。 从价值量来看,虽然比重大小的先后次序不变,但具体的数值却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以主营业务收入为例,私营企业的比重降到了44.94%,而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大幅增加,达到了32.61%,股份及有限公司的比重也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占18.69%;而利润总额的比重外商投资企业远远超过了私营企业,达到了44.48%,私营企业的比重为36.13%,这正好反映出我国紧固件行业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整体实力不强的特征,紧固件企业的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等主要集中在外商投资企业。 2、地区分布情况 我国紧固件企业的地区分布非常集中,从2007年规模以上企业统计口径看,长三角所在的三个省市“浙江、江苏和上海”就集中了我国近70%的紧固件企业和65%的紧固件经济总量,其中浙江省的比重,企业数量占了44.91%,主营业务收入占了37.02%,其次是江苏省,企业数占14.97%,主营业务收入占了18.34%,上海的企业数占9.02%,主营业务收入占了12.09%。此外广东省、山东省、河北省和辽宁省也拥有一定数量的紧固件企业和经济总量, 3、新产品开发情况 由于绝大多数紧固件产品都是按照统一的标准大批量生产,所以西安紧固件行业新产品开发的数量并不多,主要是以改变使用材料的内部成分,改善紧固件的强度、寿命等机械性能,或者开发各类专用紧固件为主。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一般在4%以下,2007年我国紧固件企业规模以上口径的新产品产值为26.84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为3.87%。但是随着用户对紧固件产品要求的不断提高,紧固件行业新产品开发的力度也在不断提高,高强度大型紧固件、耐高温紧固件、耐低温紧固件和各类专用紧固件不断推出,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